涿上蔡龙云,武术界的泰斗。1928年11月,他在山东济宁诞生。在他15岁时,就与外国拳师展开了激烈对决,打败了西洋拳击界的名手马索洛夫,这一胜利震惊大上海,使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由于他的小名叫“大龙”,因此在武术界享有“神拳大龙”的美誉。
蔡龙云曾任上海华联同乐会体育部武术教练,并历任上海武术界联谊会常务执行委员、中央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武术队辅导员、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和教授。他还是中国武术协会的国家级裁判员,在2015年12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87岁。
1943年,当西洋拳击界提出要与中国 武术进行对抗赛时,蔡龙云作为中方年龄最小的选手毅然应战,以决心为中国人争口气,战胜洋人。这场比赛轰动了整个上海,将门票抢购一空。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体育项目得到了重视。1952年,他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代表大会;1954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武术队并担任国家级队长;1957-1960年的时间里,他参与起草《武术竞赛规则》并进行初级刀枪剑棍拳书籍编写,对广州、浙江等地的 武艺进行考察。
蔡龙云培养了一批著名教授和高级教练,如邱丕相、王培锟等。他认为,要创新必须先摸清原有的规律,并且认为练习功夫需要踏下心来,不仅仅是喊着学而已,还需要细心揣摩和时间磨砺才能达到真功夫。
他撰写了一至五路《华拳》、《五路查拳》、《剑法》、《少林寺拳棒阐宗》,受到广泛喜爱。在运动会上,他以“华拳”、“峨眉刀”、“华拳对打”获得金质奖章,并多次荣获各种奖项,如全国运动会先进个人、优秀裁判员等称号。
1943年的那场历史性的比赛中,当14岁的小男孩蔡龙云面对30多岁的大汉马索洛夫时,全场观众都为这瘦弱身影捏了一把冷汗。但当比赛开始,一记灌耳拳就让马索洛夫倒地,全场爆发出雷鸣般掌声,从此蔡龙云被尊称为“神拳大龙”。
尽管鲁塞尔是美国重量级冠军,但在与蔡龍雲對決時,因為其巧妙的戰術與精湛技術最終獲得勝利,這場比賽更是證明了中國國術之強悍與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