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历史的转折点上,1949年1月,我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征程——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阜阳军分区文工队、安徽军区文工团以及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我以文艺为武器,投身于文化的革命与建设中。1956年5月,当我决定转业时,便选择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这里是我深入人心的家园,从此我不仅参与表演,更是导演、编剧和创作组副组长,一直到成为二团艺委会主任。我见证了时代变迁,也在其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1989年11月,当我离休之际,我回望那段岁月,是一段充满成就与荣誉的旅程。
我的学术道路同样精彩纷呈。1950年,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原国立安徽大学)的数学系,本科毕业后,在1965年的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干部进修班结业,这些经历让我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
作为一名黄梅戏舞台剧导演,我曾有幸执导过《红楼梦》、《西厢记》等经典作品。此外,还创作改编了一系列电视连续剧,如《西厢记》、《貂蝉》、《桃花扇》,总计17部70集,每一次播出,都让我感受到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期待。我还获得了大众电视“金鹰奖”、“飞天奖”,以及美国南海金猴奖,这些荣誉如同星辰般点亮我的艺术路途。
除了舞台剧,电影也成为了我的另一片天地。我独自创作并执导了一部黄梅戏电影版的《孟姜女》,并且参加了新加坡第二届中国电影节。这一切,让我深刻体会到,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交流,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中华美好文化,不断推动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