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我的名字远达,字默深,又有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我是汉族人,出生于湖南邵阳隆回县金潭(今邵阳市隆回县金潭)。七岁时,我开始在塾师刘之纲和魏辅邦的教导下学习经学史,每晚常常苦读到深夜。母亲看到我过度勤奋,每晚都定时熄灯让我休息,但我却伺机等待二老熟睡后,用被子遮住灯光继续阅读。
九岁那年,我参加了童子试考,并且因为对一杯画有太极图的茶杯中的“太极”问题回答得当而获得了高分。当时考官惊讶于我的回答:“腹内孕乾坤。”嘉庆十五年(1810)庚午科中秀才;明年辛未岁试补廪膳生。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选拔贡;嘉庆二十五年(1820)全家迁居江苏扬州新城。
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中举人第二名。在此期间,我受聘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并协助江苏巡抚陶澍办理漕运、水利事务撰写《筹漕篇》、《筹齿差篇》和《湖广水利论》等文章。
道光九年应礼部会试,与龚自珍并落第,此后我们成为好友。我曾捐内阁中书舍人候补,在内阁藏书丰富之际博览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里,当他目睹江华瑶民起义,他感到清政权危机四伏,这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
道光二十一年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抗英战争,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然而,由于战局不佳以及投降派昏庸误国,他愤然辞归,以致立志著述。此后完成了《圣武记》,叙述了从清初至道光年的军事历史及制度,并提出人才论观点:“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
随后的几十载里,我历任东台知县、兴化知县期间改革盐政、筑堤治水。他依据林则徐所辑西方史地资料编成《海国图志》,该书囊括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家脉作探索。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选兵练兵养兵之法改革中队。他提倡创办民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自行制造与销售轮船火器,使国家富强。他主张革新要求“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这是我对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及及之而后知屦之而后艰的一种理解,为近代中国改良思想的前驱。
咸丰元年授高邮知州公余整理著述咸丰三年完成了《元史新编》遭革职旋复职,以六旬高龄遭遇坎坷辞官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辑有《净土四经》咸丰七月初一日卒于杭州东园僧舍终寿63岁葬杭州南屏山方家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