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强谈及“有女门神”一词时,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传统民间艺人的赞赏与敬意。据他所说,这不仅仅是对古代艺术家的怀念,更是一种对于那些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人们精神的致敬。
在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中,“有女门神”这一形象被用来描述春节期间人们更换桃符的情景。在那个时代,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们带去了一份难得的喜悦和欢乐。
夹江年画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焉江乡杨柳村、谢滩村等地有着众多著名作坊,他们不仅生产出优质的年画,还将其销往国内外。这其中,“董大兴荣”和“董大兴发”的名字尤为响亮,以它们高质量的手工艺品闻名遐迩。
2009年的某个时候,张荣强在网上发现了一幅印有“董大兴荣”商号标志的小小夹江年画,那是一个英姿飒爽、正气凛然的小女门神——秦良玉。她那秀丽的心情色彩,让张荣强第一次感受到这段历史背后的魅力,从此,他便沉迷于这个世界,不断探索它每一个细微之处。
如今,张荣强不仅是国家级非遗夹江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与友人共同创立了夹江县年画研究所。他的事业旨在将这项宝贵的文化财富推向新的高度,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并继承这些美好的传统。
在讨论到原话“我国古代男女皆可为兵”的含义时,张荣强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有女门神’说明了什么?正说明了我们那时的民间艺人,他们胆子大、心胸广,不受那三纲五常世俗之见束缚。”这里,“三纲五常”,指的是儒家教化中的基本道德规范,而这些规定通常要求女性保持低调守静,不参与政治或军事活动。然而,在传统年的背景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能担任门神这一角色,这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宽容,以及他们自身追求自由与表达自我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