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定:元末的忠义英雄
在至正年间(1354年左右),汀州府判蔡公安招募民兵讨伐贼寇,陈友定应召而去。蔡公安看中了他的勇气和才华,将他委以重任,让他负责所招募的民兵,并任命为黄土砦巡检。在平息诸山寨之乱后,陈友定因功升迁为清流县尹。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天完元帅陈友谅派部将康泰、赵琮、邓克明进攻邵武;同月十一日,邓克明占领汀州,并围攻清流。面对邓克明军未稳定的局势,陈友定出奇制胜,在夜色下偷袭红巾军营,大败敌军并追击至宁化。
翌年,陈友谅再次派遣邓克明进攻延平及将乐等地。元朝福建行省授予陳友定汀州路总管职位,他率领士兵抵御红巾军。在黄土寨激战中,以勇不可挡之姿击败了邓克明军,并俘虏其部将邓益,因此得以升迁为福建行省参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完皇帝被杀,其子自立称帝,为汉王大义四年的国号。大义三年(1360年),新立的大汉王命大将 邓克明再次进犯汀州等地,但被陳友定率領的軍隊成功擊退,並收復失地。此後陳氏屢戰屢勝,被封為福建八郡之主。
然而,不幸的是,一些官员,如漳州守将罗良,对於陳氏獨揽大權、專斷作威作凶感到不滿,他们写信批评他的行为。但是,這種批評並沒有阻止陳氏繼續統治,而是導致了更多反對聲音和反叛行動,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
朱元璋在征服浙西与浙东之后,与 陈氏相继交锋,最终成功逼迫他投降。他虽然坚持到最后一刻,但最终还是遭到了朱元璋的捕捉处决,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历史上评价他是一名忠诚且勇敢的人物,即使是在失败面前也不愿意妥协,这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