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清代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以“睁眼看世界”的先驱闻名。他出生于湖南邵阳县金潭,自幼聪明好学,从小便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魏源认为学习应该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他提出了变法主张,并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在他的著作中,如《圣武记》和《海国图志》,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以及选兵、练兵、养兵之法。
在社会层面,魏源深感清政权的危机和外来侵略威胁,这使他更加积极地推动变革。他参与了抗英战争,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但最终因对清政府不满而辞职。后来,他完成了《圣武记》,其中提出了人才论观点,即国家应该重视人材,而不是财富。此外,他还创作了《海国图志》,这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等方面的大型著作,对当时的人心有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在咸丰元年(1851)被授予高邮知州一职后,由于遭遇驿报延误和军机处理问题,被革职。但不久之后又复职。在晚年的生活中,魏源更专注于佛学研究,法名承贯,并编纂了《净土四经》。咸丰七年三月初一日(1857年3月26日),魏源去世,终年63岁,其遗体安葬于杭州南屏山方家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