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海,一个回族人,以1949年9月为生日,从青海省西宁市走过一段风雨。现在,他是中国武术协会的一名理事,也是一名国家级考评员和指导员,拥有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质。他曾是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国“国家队”队员,是青海省武术协会、八门拳研究会的主席,以及新疆武术协会顾问和副主任。在2011年5月,他被授予了“西宁八门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
杨学海在13岁时开始学习武术,那时候他就跟随八位老师学习了八种不同的拳种和器械,并且兼习了各种竞技套路。从1965年起,他开始系统地学习八门拳的初级套路,而在1971年,他正式拜入白耀山老师这位嫡系正宗传人人称之为武秀才的大师为师,深造他的真宗八门拳和天齐棍。1975年,当白耀山老师去世后,杨学海又转而向马奇术老师学习,这位大师也是白耀山老师的师兄。
经过数十年的刻苦训练与研究,杨学海最终继承并完善了二位大师所教授的一切知识,不仅保留下了他们教给他的30多个单练套路及对练套路,还包括内外功、药功以及各种拍打技巧等。他不仅提升了原有的理论水平,更是在演练上、散打技击上都有新的发展,使得“驷意”八门拳和天齐棍法更加科学化、符合时代发展规律。
为了推广这两种古老而高超的艺术形式,杨学海多次在国内知名杂志如《武林》、《武魂》、《中华武术》发表文章,这些文章受到了全国各界专家和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与赞赏。
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在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还是在举办节假日庆祝活动中展示其精湛技艺,都展现出了他对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西棍这一重要组成部分无尽热情与忠诚。在书写自己的第一本著作《天齐棍》的过程中,他投入三年的时间,最终于2014年10月出版。这本书不仅填补了一项空白,也成为了一本关于西棍研究方面不可或缺的心智资料,为所有追求卓越的人提供了宝贵参考资料。
至今为止,在几十年的习练生涯中,杨学海已积累着丰富经验,并取得了39块金牌18块银牌6块铜牌等优异成绩。此外,在国际舞台上,如2017厦门国际 武术大赛获得全能第二名,在2018厦门国际 武術大賽荣获全能第一名,这些成就更是彰显出他作为一名优秀教练者及运动员的地位。
除了个人成就以外,由于组织指挥下的代表队还赢得过众多奖项,其中包括202枚金牌44枚银牌22枚铜牌,以及34次获得前四到前六名的人选。此外,还有56次参与省市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4次担任裁判工作,并因此获得多项荣誉奖项。所培养出的学生们则遍布各个层面,他们中有一些甚至达到了中国最高级别的段位制,或成为一线裁判或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当代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华夏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