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1852-1924),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他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在北京任教期间,他对桐城派古文有独到的见解,并推重吴汝纶的评点《史记》。

林纾的思想变化从维新到保守,再转向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他曾主张改革儿童教育和女子教育,但后来则批评青年人废黜三纲。他的古文论以桐城派为核心,但他也批评桐城派的墨守成规。

林纾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他与魏翰、陈家麟等合作翻译了180余部西洋小说。这些作品不仅开阔了国人的视野,也奠定了林纾在文学界的地位。他创办过“苍霞精舍”,即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

林纾的作品中,以《茶花女》、《迦因小传》的译作最为知名。此外,他还留下了一系列古文作品,如《畏庐诗存》,但删去了《闽中新乐府》。他自认为自己的诗七律专学苏轼和陈与义,而七绝则学习姜夔和沈周,并参酌王安石。他的论事之诗则学习杜甫。在京期间,与吴汝纶论《史记》的用心深得吴先生首肯。

总而言之,林 纾 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贡献,在翻译工作上也有显著成就,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