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清朝政府在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统治下,面对日益增长的外部压力,决定加强海军建设。于是,清廷向欧洲列强订购了大批现代化武器和装备,这其中包括了德国人设计制造的大型战舰“定远”、“致远”。

“定远”号和“致远”号是当时亚洲最先进的大型铁甲巡洋舰,它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军舰。在它们服役期间,不仅展示了中国海军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但就在这两艘战舰刚刚开始服务不久,便卷入了与日本之间爆发的甲午战争中。1894年9月17日,“定远”号、“致远”号以及其他几艘清朝海军船只在黄海附近遭遇到了日本联合艦隊,在接下来的一场著名 naval battle 中,被击沉或迫降。

该战役标志着一段历史悲剧,其影响深刻地改变了清朝及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此次失败导致许多高级将领自杀或被处死,而普通士兵则成了无辜受害者,他们因缺乏训练、武器落后而无法有效抵抗敌人的攻击。

随着这次惨败,一些改革派人物开始意识到传统武力不足以应对西方列强,因此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国家结构,以适应国际竞争。在此背景下,戊戌变法逐渐展开,为晚期清朝乃至中华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