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Toqtoa),字大用,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其家族背景显赫。伯父伯颜曾任中书右丞相,独揽朝政;父马札儿台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脱脱的教育从小就受到名儒吴直方的影响,后者对他有着深厚的教导与信任。在政治上,脱脱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御史大夫,并参与了挫败前右丞相燕铁木儿余党的战斗。

然而,与伯颜之间存在深刻矛盾,最终导致两人关系破裂。至元六年(1340)二月,伯颜被罢免为河南行省右丞相,并最终病死在途中。这场斗争不仅是权力斗争,也反映了蒙古贵族内部对于“汉法”政策的不同态度和社会经济变迁带来的民族压迫问题。

在此之后,脱脱继续推行一系列新政,被称为“更化”,并主持修撰辽、金、宋三史。他致力于恢复科举制度和其他汉法政策,以维护国家统治基础。此外,他还积极提倡儒家文化,对待天下事务认真负责,因此赢得民心。尽管如此,在他的执政期间,也有人批评他过于专横和滥用权力,但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为元朝晚期稳定局势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