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与对手交锋时,首先需要精准把握对方的身体变化。如果对方力量强大、速度快,我方必须灵活应变,不是以缓慢的太极套路迎接,而是紧随着对方的节奏和步伐。

最佳时机是在对手刚开始动作的时候,即“一动”。因为此时,对方尚未形成足够的力量和速度,这使得处理变得更为容易。如果错过这一机头,可以继续打乱对手发力的距离,使其无法将力量有效地作用到自己身上,从而达到无损且防御成功。如果再次失去机会,则要运用自己的身体来承受并转化对方的力量,使其在自己身上形成不可突破之点。这样,无论如何,对手攻势都将失效。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从外围拆解到内线控制的技巧,这也是许多练习太极的人难以掌握的一个深奥问题。

第二个关键点是懂劲。

在上述情景中,我们已经隐含地展现了懂劲的一部分。在进一步操作中,要做的是,在与对手碰触的一瞬间,通过听力功夫来感知并控制住对方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反击。

第三、要达成化发结合,一同融合。

很多人在实战中常感到:我破掉了对方招式后,再想攻击,但对方却突然变化,所以只能不断适应,永远没有机会制定出一个完美策略。这背后的秘密其实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化发结合。在战斗中,从不可能存在先进后退或先静后动之说,而必须始终保持阴阳相生的平衡态度。想要实现化发结合,其核心就是“遇力成桩”。这桩必须是一个活生生的桩,一虚一实,实腿承担压力,虚腿调整重心,并根据敌人的重心运动及时调整桩位摧毁敌人的力量。此即意味着,在同时承受并转换敌人送来的力量时,桩就要开始行动,或向前推挤采肘,或向后撤退施以捋按之劲,或绕行而走施以摆扫挒扭等劲。总结来说,就是必须同时进行化发,同时利用桩来摧毁敌人的攻击。

第四、实战中的几个明确问题。一是怎样认识别人的力量大小。

即便对方再强大的力量,只有当它真正作用到了你身上的时候才算数。在未被影响之前,没有大小可怕,因此也就不存在大小的问题了。

二是怎样认识别人的速度快慢。

无论何种加速,都旨在打乱防守节奏,以混水摸鱼。我如果能够随着他们行动而快速反应,那么即使他们再快,也不会能超越我的身躯。

三是怎样做到“急则急应,缓则缓随”?

这看似只涉及体质素质较高者之间,但实际上更关乎技术水平之高低。解决办法就在于善用直劲,无论是否需距离,用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发出威力者,便称得上真正在太极领域!五是怎样做到承受并转变他人所施予力的能力。

承受和转变不是仅靠推举技巧可以完成的事务,它要求你全身试验各种不同程度的猛烈与快速直至周身无处不能抵抗,无处不能改变为止,然后达到最终目的——功成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