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两字诗人之名,犹如璀璨的星辰在文学界闪耀。出生于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早孤,由母亲熊氏抚养成才。少时聪颖过目成诵,擅长诗文,以颜延年、谢灵运为师。

大德十一年(1307),他赴京城,与朝廷官吏并辉映光。董士选荐其为家庭教师,其后任左卫教授、翰林院编修官,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等职。在任期间,他不畏艰险,不辞风寒瘴疠,为民请命,对百姓疾苦深表同情,用笔揭露社会不公,如对福建文绣局的滥用权力问题,他写诗揭露真相,最终导致该机构被取缔。

范梈生活淡泊,如水无求,却因政声远扬,被誉为独立特行之士。他曾多次上书请求回家侍奉老母,但未获允准,最终因母亲病重而返回清江,在她身边陪伴至最后一刻。

他的文学创作以散文秦汉著称,有日常生活和朋友来往应酬的作品,也有涉及社会现实的问题,如《闽州歌》和《社日》。他的诗多样化,以冲淡闲远著称,被虞集赞誉“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

著有《燕然》、《东方》等20卷,并后世辑为《范德机诗》、《木天禁语》两书传世,其中《范德机诗》共7卷收录557首绝句律诗,有唐代风格,又带有乐府韵味。他的绝句、律诗语言洗练意境清奇,是当时人所推崇。

关于籍贯,一些学者认为他是恩施人,但这点仍存在争议。大部分历史资料和权威文献确认他是江西清江县人,而非恩施地区的人物。此外,他与傅若金、虞集等友人的关系密切,他们都是临江府的人,因此也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但总体而言,根据史料考证,大众接受的是他是江西樟树(原名清江)出生的说法。这位元代伟大的文学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世学习遵循其高洁品质和卓越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