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这里主要是指导对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应对,只能随人之进退快慢而相随。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雏形,即“一动”。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的发力距离,使之不能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自然无损亦。如果这一机又失去,则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力、化力,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力点,没了力点,对方的进攻同样无效。这一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对方发力距离之外到对方发力距离之内的过程,是一个知拍功夫。这一个过程,是大多数练太极者长期难以做到的难解之谜。

第二个要把握的是懂劲。这里谈到的懂劲,其实在上面用身体处理对方力的同时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相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知道并把握住对方的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为发人于丈外。

第三,要做到化发结合,也就是同化同发。许多人在实战中常常感到:我破掉了他们的一个招式后再去打他们时,他们却又变成了另一种形式,所以只能不断地调整和适应,而永远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时候来反击。其实,这其中隐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没有正确理解如何进行化发结合。在实战中,从不只是单纯地先使用阴或阳手法,而是阴阳共存,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这种说法。你需要学会将你的攻击和防御融为一体,让它们在你和你的敌人的身影之间流转,无始无终。而这个秘诀就在于“遇敌成桩”。桩必须是活桩,一虚一实,其中真正有效的地方承受着所有压力的地方,你的手脚则根据你的敌人的重心移动来调整自身位置,并且随着他改变方向而快速反应,以确保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找到合适的时候进行反击。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在战斗中如何判断自己的力量是否足够强大?即使对手非常强大,只要他的力量还没完全施加给你,你就不会感到威胁,因为那时候他还没真正影响过你。你不应该害怕他的力量大小,因为直到他真的造成伤害之前,他并不比你更强大的。但如果他真的造成了伤害,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迅速恢复过来,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二,在战斗中的速度问题也是很关键的一环。不管他的速度有多快,如果我的节奏保持得好,我就能跟上他,不论何种情况。我会迅速反应,并且让我的行动紧跟其后的,每一次都是基于我当前的情况下的最佳选择。

三,在战斗中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叫做“急则急应缓则缓随”,这是不是简单的问题吗?看似这是一项关于个人素质高低的问题,但实际上它涉及的是技巧上的差异。这意味着当你能够立即发出直接攻击或者迅速撤退时,你就拥有太极武术!所以重点是在寻找这样的机会,然后利用这些机会展现出你的能力。

四,我们如何实现承受并转换彼此之间传递来的冲击呢?承受并转换冲击不是仅仅依赖于臂部技术,它是一个全身性的训练。你必须经历各种各样的测试——既包括猛烈冲击也包括快速突袭——直至周围每个角落都能接受这些冲击,同时也能将它们转化为增强自我能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