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文白先生,元代杰出的诗人、政治家。他的生平可谓是文学与政务并重的典范。在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他出生在江西清江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早逝,他由母亲熊氏抚养长大,后又继承了父亲的学业。少年时期的范梈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无论是读书还是作文,都能轻松掌握。

在大德十一年(1307),他来到京城,很快便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问赢得了朝中官吏们的尊敬。他先后担任左卫教授、翰林院编修官,并被提升为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在这段时间里,他不畏艰险,不避疾苦,对待工作极为认真,对于民间疾苦也表现出了同情之心。

作为一名杰出的文学家,范梈擅长诗词,以颜延年的《燕然》、《东方》等作品为榜样,他创作了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篇,如《掘冢歌》和《王氏能远楼》,这些作品以其洗练之笔、意境清奇而闻名遐迩。他对待生活和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然而,在政治上,尽管他具有卓越的人格魅力,但由于身处乱世,不幸未能实现其对于国家社会改革的心愿,最终在天历二年(1329)因母亲病故回乡,在次年的10月病逝于家乡清江,一岁七十九岁。这位文学巨匠虽去世已久,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一份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