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曾复,京剧史论研究者,以其对旦角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被誉为京剧中的旦角。他的学术生涯始于1937年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随后,他在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学院担任生理学教授一职。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并未将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到医学领域,而是同时致力于京剧艺术的研究与实践。

自幼便对京剧情有独钟,刘曾复在1938年师从王荣山,并向当时的戏曲大师王凤卿、贯大元请教。在他们的指导下,他不仅会演多部经典剧目,如《空城计》、《洪羊洞》、《战太平》等,还展现出了文武双全的才艺。他见识广泛,对杨小楼、王凤卿、余叔岩等艺术家均有深入研究,并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此外,刘曾复也是研究京剧脸谱的一代宗师。他绘制了数百幅脸谱,其中一些珍贵作品被收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天津戏剧博物馆以及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牛津大学东方博物馆等地。此外,他还出版了一本专著《京剧脸谱图说》,这本书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是对收藏家们极具吸引力的宝贵资料。

除了在学术上取得显著成就,刘曾复也以其温文尔雅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心。对于那些渴望学习 京劇 的后辈,他总是耐心倾听并提供帮助。他热心公益,一直积极捐赠自己珍贵的手稿给中国戏曲学院,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财富。

即使身处晚年的他,也依然不断撰写有关京剧的话题文章,为社会提供了许多珍贵史料和资料。这段故事充分展示了刘曾复作为一名历史人物所拥有的卓越品质,以及他对传承文化遗产所持有的无限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