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这部分,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准确把握对方的形态变化。面对对方快速和力量强大的攻击,我们不能用太极的缓慢方式来应对,而是需要灵活地跟随对方的进退节奏。最佳时机是在对方动作初期,即“一动”阶段,因为此时对方速度和力量尚未形成,易于处理。如果错过这一机会,可以破坏对方发力的距离,使其无法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既不会受伤,也不会产生任何损失。如果再次错过,这时候就要利用自己的身体承受力并转化为自己的力量,让它们在自己身上形成无效点,对方的攻击自然会失败。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外部到内部的一种技术,它是一个非常难以掌握的技巧,大多数练习者都难以达成。

第二个关键点是懂劲

这里所说的懂劲,在之前已经开始体现出来了,当我们通过听劲功夫感知并控制住对方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的时候。这是为了让我们的攻击超越常人的反应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我们的优势。

第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

很多人在实战中经常感到:我打败了他的招式后,再去攻击他,但他却又变了,所以只能不断调整而永远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其实,这背后的秘密就是没有把握住化发结合。在战斗中,从不出现先攻后守或先守后攻的情况,要达到这种状态,就必须学会“遇力成桩”。桩必须是活着的一个桩,一虚一实,实腿承受力,虚腿调整重心,并根据对方重心运动及时进退步摧毁力,同时也可以绕步而走施展摆扫挒扭等劲。总之,要使桩同时承受和转化敌人的力量。

第四、实战中需明确几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敌人的力量大小?即便敌人力量再大,只有作用到了自己身上才算有效,在没有作用到自己之前,没有大小之惧,因此不存在大小的问题。二是如何认识敌人的速度快慢?敌人加速速度,其目的只是破坏防御节奏混水摸鱼。我如果能够随着他们行动而前进退缩,加速则加速应答,减速则减速随行,无论他们怎么快,他们怎样能触碰我的身子?三四问似乎与体质比较有关,但实际上更依赖于发力的技巧高低,其核心在于能够迅捷发出直接力的能力,无论手足,在不需要距离、运用力度、周旋的情况下,都能立即释放出威力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太极武术家。而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承受并转化敌人的力气并不仅仅局限于臂膀上的技能,更应该包括整个身体上的训练。在尝试各种猛烈和快速的冲击直至全身都能接受所有形式压力的训练之后,那么无论何种形式压迫,都无法使你感到不适,也无法阻止你的反击成功完成。这正是我追求太极武学最高境界的心愿——完全掌控一切可能的情景,不留死角,不给任何突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