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对京剧情有独钟,随家人迁居美国后,于1987年在纽约开始了青衣花旦的学习之路。我的师傅童芷苓先生不仅亲授我诸多经典剧目,如《尤三姐》、《坐楼杀惜》、《铁張缘》等,更传授给我《樊江关》、《宇宙锋》、《游龙戏凤》的精髓。此外,我还得益于薛亚萍、孙毓敏、李开屏、关静兰和王志怡老师的指导,他们各具特色,为我的京剧演艺生涯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我长期受教于当时的顶尖教练唱张似云和阎一川先生,他们细心指导,让我在技巧上不断进步。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有幸在舞台上饰演了一系列知名角色,如《金玉奴》、《白蛇传》中的仙女形象,以及《四郎探母》的孝子之情。在其他作品中,我也展现出了不同的魅力,比如《五花洞》的浪漫爱情、以及《大登殿》的豪放气势。除此之外,《苏武牧羊》的忠诚精神与《樊江关》,以及悲凉的情绪通过《尤三姐》,都让观众感受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而那些充满激烈冲突的情节,如《铁張缘》,让我展现出了紧迫的心理状态。从古代宫廷生活描绘在《望江亭》,到历史上的悲壮场面如同“坐楼杀惜”,每一幕都让我付出全身心的热情去体验和表达。

除了这些经典剧目,还有许多其他令人难忘的角色,如“春秋配”中的高洁女子、“女起解”里的勇敢女性、“赶三关”的智慧农夫、“投军别窑”的哀愁士兵,“宇宙锋”中的英雄气概、“游龙戏凤”里的神秘美人,“拾玉镯”的温馨家庭故事及“周仁献嫂”的忠贞情意。“花田错”中的幽默趣味,“马前泼水”里的俏皮活泼,“尤二姐”的机智聪明以及“贵妃醉酒”的华丽盛宴,这些角色各具特点,每一次扮演,都是我与京剧艺术深度交流的一次机会。

最后,以“打渔杀家”中复杂的人性关系为例,再加上古装史诗般的大型歌仔团作品如“赵氏孤儿”,还有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小品曲目如“春闺梦”,它们无一不是在我生命旅途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一切,是我对京剧这门艺术形式最真挚的致敬,也是我作为一个票友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