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世界最为人知的中国企业家中,张瑞敏无疑是其中一个名字。他的逆流策略不仅引发了全球商界和管理学界的关注,更是将他打造成了中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从20年的时间里,将海尔打造成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厂商,这本身就是一段令人瞩目的传奇。海尔不仅成为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为数不多被国际认可的中国品牌之一。作为中国最早进行国际化实践的企业家之一,张瑞敏以超越常规胆量在美国建厂,并在细分市场获得成功,他成了西方世界中最知名的中国企业家,同时也激起了全球商界和管理学界持续关注。
2004年,是张瑞敏实现宿愿的一年。在这一年,20岁的小小海尔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了世界500强的大门槛。这对于永远向国际标准看齐的这位企业家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满足点。
不可否认的是,总是逆流而上的张瑞敏引发过许多争议。而过于内向的海尔,也让其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存在不足。但事实上,海尔对中国企业乃至对世界制造业管理贡献巨大,而这些贡献往往被低估。比如,对于 张瑞敏对企业再造理论拓展价值,我们可能并不亚于 kaizen 和 JIT 管理意义。
目前,对海尔未来至关重要的是产权改革渐入佳境;相对于联想和 TCL“不进则退”的并购扩张,张瑞敏围绕有机增长的国际化策略显得进退自如。此外,我们并不认为56岁时期即将面临交叉问题的问题。他面临的问题或许就在进一步建设品牌,以提升利润率上寻找答案。种种迹象表明,海尔集团正进入有史以来最佳发展时期,而张瑞敏仍将保持无可比拟巨大的影响力。
来源:《创业探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