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是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萌芽,即“一动”。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发力距离,使之不能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自然无损亦。如果这一机又失去,则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受力、转化力,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击中的点,没了击中的点,对方的进攻同样无效。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对方发力距离之外到对方发力距离之内的过程,是一个知拍功夫。这个过程,是大多数练习者长期难以做到的难题。

第二个要把握的是懂劲。

这里谈的懂劲,其实在上面用身体处理对方力的点时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知道并把握住对方的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为发人于丈外。

第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时同化同发。

很多人在实战中常常感到:我破掉对方招式后再去打向对手时,对手却又变了,所以只能不断地调整和变化,而永远没有机会先strike back。其实,这背后的秘诀在于没有把握住如何将两者的结合成为一种整体运动。而实战中,从来都是阴阳共存,而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这种说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其关键就在于“遇力成桩”。而桩必须是活泼生动,一虚一实;实腿承受着敌人的力量,虚腿则调整重心,并且根据敌人的重心运动而随即进行桩,以摧毁敌人的力量。此即所谓“遇”也称为“合”,它既包括了防御和攻击,也包含了一种状态上的平衡。在承受和转化对方面来的力的同时,用桩来摧毁他的力量。这意味着,无论是前进还是退缩,都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技巧,如采肘、捋按等,以保持自身安全,并使得双方之间产生一种紧张而有趣的情境。而最终目标是让整个行动流畅自然,不留缝隙,让每一次碰撞都能被有效地利用起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第四,在实际战斗中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怎样认识对手所施加出的力量大小?对于任何力量,只有当其真正作用到了你身上的时候才算数,在尚未影响你的情况下,你就不应该害怕它,因为它还没有成为威胁,因此不存在大小的问题二是怎样认识对手速度快慢?他们加快速度只是为了打乱你的节奏以便混淆视听。我如果能够跟随他们的步伐快速移动,那么即使他们再快,也无法达成目的四如何能够迅速应答呢?这似乎看似取决于个人身体素质,但实际上更关乎技术水平高低。这一切都建立在善用的直线劲足够强大的基础上,无论哪只手脚,当不需要空间及时间限制的情况下,都能立即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将其应用到太极拳艺术中五最后,还需学会如何承担和转换这些力量。这不是简单的手臂技能,更是一种全身性的能力。你必须亲自尝试各种形式和强度的心理挑战,从猛烈至迅捷,再逐渐增加所有部位接受压力的能力直至周身无处不可抵挡,无处不可改变为止。当你完全掌握这些技能,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太极拳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不仅仅是一个姿态,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