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

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有感慨特深。在政治上,他曾历任多个要职,如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但也因政治斗争而遭到排挤,最终被迫隐退。

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局的关切而闻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个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失望。

以下是吴潜的一些代表作:

小楼向晚

秋思一首寄方君遇

满江红·芳景无多

生查子·坐临芳沼边

曲屏半掩青山簇

这些作品展现了吴潜在情感表达和社会批判上的才华,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宋代官员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除了这些公开流传下来的作品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未经整理或收藏的小说散曲及书信,也许可以进一步探索他的文学世界。不过,由于资料有限,我们只能从已有的记录来窥视这位文学家的精神世界。

总体来说,《吳潛詩文全集》是一部丰富多彩且充满历史意义的大作,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时间旅行般回顾宋代文化,而且还让我们得以了解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生活状态。这本书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史以及宋代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一本不可错过的读物。此外,这本书也是对吳潛及其时代的一种致敬,它展示了一位伟大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捕捉并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心所向和社会矛盾。这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旅行,一段关于过去岁月美好与艰难同时存在的心灵之旅,不论你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一如既往地,让我们踏上这段长长旅程,以吳潛为引路人,再次走进那片遥远而又熟悉的地方——古老而神秘的地球另一端,那里隐藏着那么多未知的事物,而我们的脚步正一步步靠近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