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叶月森,自从踏入养正书苑的门槛,便投身于教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十八年的岁月里,我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书法学专业双修,不仅拥有了深厚的学术背景,还曾是北京大学书法精英班的一员。我不仅是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会员,更是广东省女书法家协会会员,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珠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以及珠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我的近影,如同一幅静谧的图画,记录着我追求卓越的心路历程。在2002年,我荣获长安首届书法比赛三等奖;2005年,《长安报》专版刊登了我的作品,让更多人见识到我的风格;2007年,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这是我最宝贵的荣誉之一;2011年,我获得了全国中小学指导教师一等奖,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2013年,我有幸将作品展出在两岸四地,其中包括珠海、深圳、香港、澳门,每一次展示都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2014年,我获得了广东省第二届女書家作品优秀奖,这是我至今最珍贵的荣誉之一。随后,在“广东春暖花开——第四届女子書法展”和“庆三八女子書法展”中,又分别荣获佳作奖与三等奖。
《書法報》的面世,让我的名字和作品更为人所知。在狮山第三屆文化藝術節上,也因《墨蹟》而獲得了一個獎章,這一切,都讓我感受到了艺术创作带来的无尽快乐。
回想起自己学习書法的人生旅程,每一个转折点都如同一篇篇历史的篇章。我对爷爷那份对毛笔字情有独钟,从小就开始尝试模仿,那时候不知道的是,就这样过去了三十多个春秋。我十六岁才正式开始系统学习唐代颜真卿的大碑《颜勤礼碑》,那时期重学业轻娱乐,而练习毛笔字成了我唯一能逃避压力的方式。
进入大學後,一切似乎都不再相同,上課间隙,与同学们谈笑風生,但每當心情沉闷時,只要拿起筆來寫下那些古老漢字,那些烦恼就像煙霧般散去。而且當我成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時,即便工作繁忙至极,只要下班后能有一段时间临帖练字,那些疲惫也随之消散,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拥有的时光。
隨著時間流逝,在2010年的某個周末,我決定重新回到學堂——暨南大學進行專業研究。那三年,是一個以週末為主體,上課直到晚上八點才結束的情景。但即使如此,全身心投入於這項愛好,使得每次見證自己的進步都是一種無上的喜悅。然而,這段經歷終於畫上了句號,而新的挑戰卻正在召唤着我:創辦養正書苑,一座致力於藝術教育與培訓的地方。此刻,即使工作繁忙,但每天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再也不必擔心生活琐事缠身,每日遨游于臨寫與創作之間已成常態。
現在看來,或許說過頭,但對於葉月森而言,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尋找快樂,並將它化為動力,不斷探索和提升。在這條道路上,有太多未知,有太多神秘,但是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真正解開其中的一些謎團。所以說,叶月森依然是一位渴望學習、一直在探索中的藝術者,他相信,只要繼續用熱忱與汗水去磨練自己的技巧,就一定會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