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薪水和退休津贴名义,巧妙地将海关价值高达40万英镑的白银汇回英国。他的亲属们则另外提取了大约10万英镑的巨款。据另一种估计,赫德及其家人共计从海关中骗取了75万英镑,折合成500万两白银,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在某些人看来,他们为清廷缴纳的税收贡献远远超过这一点,这一点也有一定的道理。
《同舟共进》2016年04期 封面图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6年04期,作者:胡新民,原题:晚清海关的特色
近年来,一些媒体发表过关于“英国人赫德主持下的中国海关是唯一清廉衙门”的文章,但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罗伯特·赫德在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五十余年。他曾坦言晚清中国的海关是一种特殊机构——半殖民性的“非正常机构”。它由中国政府控制,却由来自对中国贸易最重要国家的人员管理。当时,由于英国货物对华倾销最多,因此,在西方列强控制中国海关的一百零七年里,有前百年的总税务司是英国人。在这段时间内,包括第二任总税务司在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英国人掌控。在他任职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与当时横行无阻的晚清官场不同的做法。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在担任总税务司期间,赫德进行了一些有意义且客观上具有积极作用的事情。他引入了西方管理制度,并促进了洋务运动,为我国新兴工业和科技传播作出了贡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他推动行政统一、打开国门、改革教育以及建设港口和邮政等项目。这体现出他的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如行政效率、工作方法及人才培养等。此外,他还实施了一套规范操作规程,如申报监管和征税统计等。这些建设至今仍有积极影响。
此外,在其治下实施的一项有争议但值得探讨的事宜是所谓的“密报考核”制度。一旦年度结束,每位地方官员都必须撰写个人每人的“密报”,并向中央提交,以决定升降调动。此制度被称为“阎王爷生死簿”。
然而,即使这个一度看似能够成为清廉衙门的地方,最终还是步入了穷途末路为什么?
特殊独立王国
鸦片战争之前后的海关原本属于地方军事长官管辖。但随着战败后的割地赔款需求增加,对这些地区进行统筹变得困难。因此,当时半封建社会中的各地割据状态导致无法有效整合资源。为了偿还赔款,而不破坏自己的信用记录,大臣文祥提出了引入外国人才帮助处理问题。不过,这要求剥夺监督权给予外籍人员,从而确保他们能按时支付赔款。如果没有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它们的地位。
基于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将剥夺监督权给予总税务司就登台亮相。大多数高级官员都是推荐者来自那些拿到赔款国家,其中由于商业利益最大的是英国,所以首任总税务司李泰国是个英国人,而后来的第二任就是罗伯特·赫德。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国家利益都会得到充分保证”。因此,与国内其他部门不同,只与中央或地方部门发生联系,其余一切都无需过问。这意味着在国内,它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王国。而任何试图干预的情况,都会遭遇抵抗,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系统,它比原来更具说服力,更让人们接受这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