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残荷塘主人,荣幸担任重庆科技学院特聘教授,并作为冀派内画协会副会长。我1974年出生于河北省景县。1989年,我踏入了天津美院,那里我有幸师从白庚延、霍春阳、李孝萱等先生学习中国画。1992年,我开始师从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先生学习内画鼻烟壶艺术。在他的指导下,我深刻理解了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2005年,我带领中国内画艺术代表团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鼻烟壶年会”。2006年,我参与了“海峡两岸艺术家联展”,展示了我的作品。此后,在2007年的不同时期,有两件我的作品《秋山行旅图》和《八大山人》、《林泉高致》被收藏进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而同一年的拍卖中,《佳人诗意》的拍卖也成功举行。
2012年,一场名为“残荷塘——王东瑞艺术作品展”的个人展览在窄堂·刘家科艺术馆上演。那一年,《残荷塘》这本关于我的绘画集也出版问世。随后,在2014年的伯揆美术馆,“静水微尘”个人作品展让更多观众见证了我的风格。而此书也成为“2015 年 8 月署名规划教材”。
除了这些成就外,2014年的《静水微尘——残荷塘》作品集出版,也是我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此之后,不断地有新的个展,如树美术馆的“凡尘·”个人作品展,以及继续提升公众文化素养的讲座活动。
而且,在2016年的翰海秋季拍卖会上,《寻禅师意》的水墨作品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此外,还开设了一系列名为“中湖文化讲堂”的活动,以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公众对美学和历史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无论是纪念宋朝诗人的杨万里还是其他主题,每一次展示都是对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让我有机会与古代诗人的灵魂交流,更增添了一份无限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