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薪水和退休津贴名义,巧妙地将海关价值高达40万英镑的银子转移到英国,并成功汇回家园。他的亲属则另有所为,他们提取了约10万英镰。据估计,赫德及其亲属共计窃取了巨额款项,总金额达到75万英镑,大约等于500万两白银。此举无疑揭开了晚清海关清廉神话的真面目。

有人努力为赫德辩护,认为他对清廷税收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个人行为,这一点也颇有道理。然而,这种半殖民地化的管理体系不仅损害了中国利益,也削弱了国家主权。

罗伯特·赫德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一职上服役长达五十年。他曾坦言,对晚清中国来说,其海关是一种“非正常”机构——一个由外国人控制,但隶属于中国政府的地方实体。在那个时代,由于英国货物对华倾销最为猛烈,因此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107年中,有前100年是由英国人担任总税务司。这段历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那些关于“唯一清廉衙门”的说法其实只是纸上谈兵。

尽管如此,在赫德的一生中,他确实在推动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比如引进西方管理制度、促进新兴工业发展以及科技传播。不过,他治下的一套严格监管机制,如“密报考核”,虽然看似能保证效率,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让人们质疑这一系统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公正和透明。

然而,最终,这个被誉为“独立王国”的特殊机构走向末路,是因为其本质上的问题:它既不是完全属于国内,也不完全受国际监督,而是处于一种独特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像赫德这样的人才,也难以避免成为权力游戏的一部分,最终导致这种制度出现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