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贻白,京剧的守护者与《南柯记》中的王熙凤一样,聪明而坚韧;如同《窦娥冤》中的窦娥,深情而不屈。他的生活就像一部京剧,每一个角色都精心塑造,每一次变换都充满戏剧性。
在他的一生中,他扮演了许多角色:文明戏班的学徒、京剧班的修行者、马戏团的流浪汉。他是湖南《自治新报》的作家,是田汉主办的南国剧社的一员,是福建泉州、厦门等地国文教师。他创作了许多话剧和电影,如《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还有多部影视作品,如《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并在上海美专、复旦大学教授国文。
除了创作,他还是一位戏曲史研究者。在30年代,他开始致力于中国戏剧史研究,并出版了多本著作,如《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遗著),共计约400万字。此外,还有大量关于戏曲理论和历史考证的书籍,比如《中国戲曲論丛》(1952)、《曲海燃藜》(1958)等。
此外,周贻白还是一位集邮爱好者,对字画、碑贴、印章等也有鉴定能力。他从50年代开始收集邮票,在解放区票邮集中藏有珍贵邮票,并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邮票。他的藏品总数约3万枚,以百余册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