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山西省临猗县人,以战国时期大工商业者闻名。起初,他是春秋时代的鲁国贫寒书生,听闻范蠡弃官经商致富后,便前往请教。范蠡告诫他:“欲速成富,当畜五牸。”于是,猗顿千里迢迢来到西河定居于猗氏王寮,大规模畜牧牛羊,并兼营盐业,在十年间成为与陶公齐名的巨富。
在经营畜牧之余,猗顿注意到了位于其南方的河东池盐。他利用贩卖牛羊顺便运输池盐,并逐渐认识到开发此类资源是一条获利更大的致富途径。随着资本积累,他开始专注于开发河东池盐,从事生产和贸易,最终成为一个手工业者兼商人。
尽管山林川泽之利在战国时期主要由官府控制,但通过抽取十分之一三的税收,让“民”去经营,这种发展需要大量投资和一定劳动力,只有豪民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因此,猗顿能够开发河东池盐,是因为他属于豪民阶层。
据说,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并加快物流速度,猗顿试图改变传统的驴车运输方式,而是想用船只运输,因此开凿了山西地区第一条人行水道。这条运河从河东盐池起通至五姓湖,再从五姓湖至蒲坂孟明桥入黄河。但由于黄河泥沙淤塞渠口,该计划未能实施。此外,还有关于他的珠宝鉴赏能力极高,与伯乐相提并论的记载,使我们推测他可能还涉足珠宝交易领域。
最终,由于多方面经营和创新管理方法,猗顿不仅致富,也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历史上,他被视为一位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商业先驱,对山西南部地区畜牧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史上的作用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