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的教室里,1964年,一位年轻的学生名叫连德伦,他踏上了科学研究之路。四年的学习后,他不仅掌握了无线电技术,还深入学习了信息论,这为他的未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就在他即将毕业时,国家发布了一项新政策——所有高校毕业生都需要去农村或基层单位进行劳动锻炼。这对连德伦来说是一个转机点,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在崇明岛富民农场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替部队卫生所研制出了电针电疗仪,并向部队的名军医学习针灸知识,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信自己要走的是一条科技与服务人民的心路。
1970.5年,当他从崇明岛回到上海邮电器材一厂工作时,他带着对技术改进和创新设计的热情。他主要负责载波机、抗电磁干扰以及光纤通信等项目。在这里,他遇到了更多像自己一样追求卓越的人,他们共同推动着技术的发展,为社会贡献力量。
1984年,在长达14年的工业实践中,连德伦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成为了一个高级工程师。他明白,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际操作上,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因此,当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成为可能时,连德伦决定再次站到科研前沿,用他的知识和经验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他的实验室大冒险即将开始,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份未知而充满希望的大门将被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