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深受当时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青睐的智者,常被视为刘启的重要顾问。在那片风起云涌、匈奴频繁侵扰、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的时代,他提出了积极备战和发展农业等多项建议。他的分析能力和策略提出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仅对兵制有着深入的研究,还主张迁移百姓增强边境防御力,并通过奖励商人贡献粮食来支持边塞,这些措施都得到了汉文帝的肯定。

随着时间推移,他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在景帝即位后,晁错担任内史,不久升至御史大夫的地位。这一时期,他再次提出了削夺诸侯王地盘以及修改法令等重大政策建议,以巩固中央集权。他的《削藩策》中明确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早晚都要处理这个问题,只不过早处理可能会引起更多问题,但晚了则更糟。

尽管如此,当吴王濞等七国为了“诛晁错、清君侧”而发动叛乱时,外戚窦婴趁机向景帝进言,要杀掉晁错以平息叛乱。景帝听信了窦婴的话,最终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而他的家人也遭到了惨淡命运。但是,即使他去世了,吴楚七国之乱依然没有因此而平息,最终还是需要名将周亚夫出征才把这场灾难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