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或真隐,以晚年自号悲翁,是一位杰出的唐代诗人、画家和鉴赏家。尽管他一生官职不高,但因其直言敢谏的诗歌风格得罪了当时的权贵,最终被贬至饶州司户参军。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曾任著作郎,并在韩滉的幕府担任判官。此外,他还曾因李泌的推荐被提升为朝廷中的著作佐郎。然而,在贞元五年,当李泌去世后,顾况再次遭到贬黜。

据说,这次贬官是因为他“傲毁朝列”,并且“不能慕顺,为众所排”。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另一位诗人韦应物有过几首互相致敬的诗歌。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顾况似乎留在了苏州附近,一直到大历六年(771年)才担任永嘉监盐官。他也创作了一篇名为《仙游记》的作品,该作品描绘了飞云江上游的一些景象,其中包括农田、泉水、竹林和果树等。

关于顾况的生卒日期,有一些争议。传统上认为,《瘗鹤铭》是一篇开元十三年的作品,而此文则指出它可能是在大约806年的某个时候写成。但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考证,如董逌、黄伯思以及清代学者顾炎武,他们认为《瘗鹤铭》实际上并不属于顾况之手。而根据顾況自己的詩句,可以推斷他約於806年前後已經過世。

总而言之,尽管我们对具体日期存在一些疑问,但可以确定的是,顾况生活于唐代,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其诗歌和艺术成就至今仍受人们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