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Toqtoa),字大用,蒙古蔑儿乞部人,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生于显赫贵族家庭。伯父元朝大臣伯颜曾任中书右丞相,独揽国政八年;父马札儿台亦居要职,与伯颜共掌权力。脱脱自幼在伯颜家受教育,由名儒吴直方教授治学。吴直方深厚的儒学素养与其交游中的名儒共同影响了脱脱。

少年时期的脱卓体魄过人、才华横溢,是一位有前瞻性的将领。但他接受了大量的儒家文化,并非终日沉迷诗书生活,他的进步显著。他擅长书法和绘画,有“颜真卿风范”的书法风格,在画竹艺术上也有所造诣。

15岁时,随泰定帝皇太子阿剌吉八怯怜口怯韩剧奇皇后为薛官。在文宗图帖睦尔即位后,被提拔至高位。至顺二年授虎将、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在妥欢贴睦尔即位后,伯颜独揽大权,而脱卓也随之飞黄腾达。

然而,当天历二年(1329)任内宰司丞兼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时,正值对抗前右丞相燕铁木儿余党塔里、塔剌海等人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被提升为御史中丞及虎符亲军都指挥使。此后,他逐渐成为心腹幕僚,对朝政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其家族内部斗争关系到政权易手和政策变化,一场以家族斗争为形式但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戏正在酝酿。当时,不仅是个人利益的问题,也涉及到民族矛盾和政治斗争。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成了他的座右铭。

当时汉人士族反对蒙古统治者专权,更推动了一系列“汉化”措施,这些措施直接挑起了蒙古贵族之间关于如何处理与汉人的关系以及是否继续推行“汉法”的激烈讨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更化”不仅是一个政策变革,更是一种政治取向和价值观念上的转变。这也是为什么当历史评价这段时间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开始形成,即基于儒术治理天下的理念开始被强调并实施。

此外,当他执掌中央政府之后,他还主持修撰辽金宋三史,以确保历史记录准确无误地传承下来,为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大力支持那些因辞归而恢复名誉的人们,这也反映出他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人才选拔使用的一贯态度。此事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能力,也展示了一种对待历史问题的心态——既注重实效,又尊重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