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形,即对形体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这里主要是指导对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应对,只能随人之进退快慢而相随。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雏形,即“一动”。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的发力距离,使之不能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自然无损亦。如果这一机又失去,则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力、化力,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力点,没了力点,对方的进攻同样无效。这一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对方发力距离之外到对方发力距离之内的过程,是一个知拍功夫。这一个过程,是大多数练太极者长期难以做到的难解之谜。

第二个要把握的是懂劲。这里谈到的懂劲,其实在上面用身体处理对方力的那一刻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相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知道并把握住对方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为发人于丈外。

第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许多人在实战中常常感到:我破掉敌人的招后再去打敌人时,那些招却又变了,所以只能不断地化然后再次化,无穷尽也找不到机会。但其实,这中间隐藏着秘诀,没有真正把握住如何让两者融合。一旦成功,你就能发现实战中的阴阳共存,而不是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而要达到这种程度,就需要运用“遇力成桩”的原则,让你的每一次行动都是活生生的反击,同时保持一种虚实并存的情况。你可以选择承受敌人的攻击,并且在这个时候调整自己的重心,以便及时跟随和预测敌人的重心运动,从而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反击。

最后,在实战中,还有一些明确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估你面前的敌手力量大小?即使他们拥有强大的力量,但只要这些力量还没有实际影响到你,也不应该感到恐惧,因为这些只是潜在威胁,不值得担忧。二是在了解和掌控你对手速度快慢方面如何行动?如果你的对手加速攻击,他们可能试图打乱你的节奏以获得优势。我会紧跟着他们,每当他们加速,我也会相应加速;每当他们减缓步伐,我也会灵活调整我的姿态来回应。即使他们再快速,也无法避免我的防御范围内。此外,我们还应该思考怎样能够达到那种急则急答缓则缓随的心理状态呢?看似这只是一种体能上的比较,但是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技巧上的差距。而关键就在于掌控直线性的劲道,无论是手臂还是腿部,都应当能够迅速释放出足够强大的力量。当周围环境允许我们自由挥洒我们的能力,我们就真的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大师!

至于承受并转换力量,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手臂技巧问题,而是一个全身参与的问题。你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不管别人的攻击有多么猛烈,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地方来接纳它们,同时利用这些冲击改变自己的状态——这是接受与转变之间微妙平衡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推举练习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真刀真枪般尝试各种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挑战,一直持续尝试,将自身所有角落都变得坚韧无比,并且灵活自如地将任何压力的输入转变成积极向前发展的人类意志所驱动者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