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晋时期,陈友谅因其家族背景和出身,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陈普才,他排行第三。在年轻的时候,陈友谅展现出了对读书的兴趣,并且有所作为。他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这并不是他最终追求的事业。

1355年,徐寿辉派遣倪文俊攻打沔阳,这个机会让陈友谅加入了红巾军,并迅速崛起。他最初担任簿书掾,但凭借自己的勇武和战略眼光很快被提升为元帅。

随后,在1357年的九月,倪文俊试图谋杀徐寿辉未遂逃往黄州投奔陈友谅。这个机会使得陈友谅能够夺取倪文俊的大部分军队,并自称为宣慰使,然后又更进一步称自己为平章政事。

1358年,陳友諒率軍攻占安慶、龍興、瑞州等地,其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但不久之后,他自称皇帝,即位称帝,以汉王之名统治江西和湖广地区。这段时间里,他的野心与权术日益显著,使得朱元璋感到威胁,因此开始采取行动来对付他。

然而,在1363年的鄱阳湖之战中,由于天气变化以及朱元璋巧妙的策略,一场风暴将大量船只烧毁,最终导致了陳友諒的大败。当晚,他在船上指挥作战时,被飞箭射穿头颅而死亡。这一事件标志着汉朝的灭亡,以及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