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字亨父,号德机,是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出生的文学家,他的父亲早逝,由母亲熊氏独自抚养。从小聪颖过目成诵,擅长诗词文艺,以颜延年、谢灵运为师。他在大德十一年(1307)凭借才华驰名于朝廷官吏之间,被御史中丞董士选聘为家庭教师后,不断晋升至翰林院编修官,再转任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在职期间,他不畏艰难疾苦,对百姓疾苦深表同情,并通过自己的文笔揭露社会问题,如福建文绣局的滥用权力等,最终导致其被取缔。
范梈对母亲极尽孝顺之举,即使外出做官,也未能侍奉母病多年的需求。直到天历二年(1329),他因母亲病重而拒绝赴任,最终回到清江与母亲相聚。这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一生都未能平静地生活下去。他的诗作以唐诗为基础,又融入乐府风格,语言洗练、意境清奇,被誉为“如秋空行云”、“如豪鹰掠野”。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范梈也是一位政治家和学者,在元朝初期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他留下了一些作品,如《燕然》、《东方》,并且有两部著作《范德机诗》、《木天禁语》流传至今。不过,有关于他籍贯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恩施人,但根据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可以确定他是江西清江县的人。
在他的作品中,《掘冢歌》描写了旧冢新冢的交替,以及旧魂新魂的轮回,而《王氏能远楼》的内容则表达了对自由和归隐生活的向往。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生命无常、人生短暂以及个人自由选择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