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祥,字亮予,号季薇,又称季眉,是一位出生于澳门的清朝名人。他的家族世代富贵,但他自己却屡试不第。在鸦片战争爆发时,他向广州知府余保纯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却未被采纳。他随后投靠粤督祁贡,并受命在广州组建平海营,担任管带,在观海口击退了英军。这场战斗中,他联合了广州三元里的“平英团”乡勇,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林福祥不仅在这场战斗中立下了大功,还积极参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他还上书粤督,力主收复香港,这使他成为了首位提出收复被英国占领的香港岛的人之一。在1846年,他担任江西赣州定南厅同知期间,他支持和协助了一次民间起义。
之后,林福祥历任南昌、抚州、饶州知府,以及吉安赣宁兵备道等职务,在皖、赣、浙等地与太平天国军队作战。在1861年的冬天,他在杭州遭到了太平军俘虏,但最终得到了李秀成的释放。然而,不愿留在太平军中,他携带幼子返回原籍发展途中,却在浙江衢州被左宗棠所捕。1864年3月,最终他遭到处决。林福祥留下的著作包括《平海心筹》等,这些作品记录了他的生活和时代背景,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