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龙云》舞台剧在白玉兰剧场亮相,讲述了我国著名武术技击家、理论家、教育家的故事。该剧以“点线式”结构展现了蔡龙云大师的不同人生阶段,从力挫俄美拳师的少年时代到传道授业的晚年,每个时期都展示了他的追求与风采。

剧中融合了精彩的武术动作,突出了“武”的朴实无华与艺韵纷呈,“打”的简洁实用与引人入胜。编剧陆军介绍,该剧得益于上海体育学院优质的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表演资源,因此在表现大师教书育人、治学正心的同时,也生动展现出上体学子们的青春活力与时代亮色。

饰演中年和老年蔡龙云的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教师、资深演员余忠,他曾有过一段渊源。在他眼里,“蔡龙云先生是一个非常儒雅、非常清澈的人,我深有体会,也很敬佩他。我在他身上能读到很多东西,演绎过他之后,我更能体会到他的儒雅和谦卑。”

武术表演专业大二学生宋文泽饰演青年蔡龙云。他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蔡老为人的风范,并克服困难进行大量训练,以重现蔡老的青春风采。除了武术表演专业的大二学生,还有来自休闲学院、武术学院、竞校的同学参演,使得表演形式多样化。

刚满4岁,蔡龙云便开始习练腰功等基本功,他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练到七点去上学,再从晚七点一直练到十点睡觉。9岁时,他拳术已相当精熟。他最拿手的是祖传华拳,这套华拳讲究动迅静定,有刚猛飘逸挺拔俊美之风格。

1943年12月,14岁的小名叫“大龙”的蔡龙云在上海击败马索洛夫。这次胜利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气,为中国 武术界扬眉吐气后,被誉为“神拳大龍”。后来,他又战胜美国重量级黑人拳手鲁塞尔,再次展示了中华武術威力。

1960年1月,32岁的蔡龙云担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在理论研究上做出了显著成绩。他撰写了一至五路《华拳》《五路查拳》《少林寺剑棒阐宗》等受欢迎作品,并整理撰写古老武器技术书籍,如《剑法》、《掌法》,并将其翻译成英文向海外传播。此外,他还修订重新再版旧作,加强对未来的指导,不断推广中华文化及智慧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倡内外双修,即身体健康与精神修养相结合,以及立德树魂,对习者进行德行培养,让他们明白习武不仅是为了身心健全,更是为了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