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开阖:云动水变,生死易逝的无常变化

开阖如同天上的云,地上的水,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灾难变故,都在其中隐含。世道如潮涨落,行情起伏波动,如人情冷暖和神情微妙的变化,都源自于开阖之间的辩证关系。

太极拳中的开阖,是一系列状态转换与解释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进攻时是开,而防守时则是阖;前进为开而后退为阖,大圈中有大开,小圈中有小阖,还有上下左右各异且不尽相同的情形,不胜枚举。大小并存,就像人心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些深藏在内心的小秘密,是真正体现了个人的开放程度。

正如生命中的阴阳平衡,事物内部外部联系紧密,无始无终,在太极拳中也体现为一种循环往复的心理状态。而传承下的理念、架式和流派决定了每个练习者的打开方式。而那些独特劲路、劲点,则反映出每个人的习惯性选择和独特风格,这种考量过程不能仅仅通过学习架式来掌握。

由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们练习出的拳法也不尽相同,因为每个人内心所承载的是不同的开放程度。这就好比圆与方,它们共同构成了宇宙万象,从没有规矩便成不了圆满,也没有规矩便无法达到圆润。

规则虽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意识对待事物的手段改变,而非简单地改变形态。在太极拳初学阶段,我们会经历腰板直立、力气显露但行动不协调的一段时间,这就是“方”的阶段。而随着时间和练习逐渐磨砺,一切变得柔软顺畅,那就是进入“圆”的境界。

杨氏太极拳中的目标是实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沉胯,以及气沉丹田步履轻盈如猫一般敏捷。在这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一个既能保持手眼身法步协调又能融合一切元素以形成完美整体的情况,即综合性的“圆”。

然而,“方”同样不可或缺,它代表着身正意庄,也意味着形松神敛,使得我们的动作既不滞留,又不浮躁;既灵活自然,又不会飘逸;既有节奏感,又不会偏离正确轨迹——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太极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