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曾复,京剧史论研究者,以其对京剧白毛女般深厚的情感与不懈的追求,在学术界和艺术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7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并在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学院担任生理学教授一职。在这段时间里,他并未忘记自己的另一份热爱——京剧。自幼便对京剧情有独钟,1938年他师事于王荣山,并向王凤卿、贯大元等请益。他精通多种戏曲角色,对《空城计》、《洪羊洞》、《战太平》、《定军山》等经典剧目演技炉火纯青。
他的见识广博,对杨小楼、王凤卿、余叔岩、言菊朋、贯大元、孟小冬、杨宝森等艺人的艺术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不仅是一位研究京剧脸谱的专家,更是行家里手。在脸谱这一领域,他曾向钱金福、钱宝森、侯喜瑞、王福山等人请教,并绘制出数百幅珍贵的脸谱作品,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天津戏剧博物馆,以及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新加坡的牛津大学图书馆和德国汉堡人类文化博物馆提供了宝贵的收藏。
除了学术上的成就,刘曾复更是文明仁慈之士,对后辈总是循循善诱,如同亲师一般倾囊相授。他的学生中,就包括了著名导演王则昭先生。对于社会公益事业,他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关心,将自己珍藏的心灵财富——京剧资料捐赠给中国戏曲学院。
即使在年过九旬之后,刘曾复仍然没有停止过创作。他继续在报刊上发表有关京剧的话题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实和资料,让后世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门古老而又活力四射的艺术形式。而他那如同 京剧白毛女般坚韧不拔的心态,也为我们每个人树立了一面照耀前行的人生指南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