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数据驱动:林营妹生平事迹
林营妹,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武东乡袁畲村。幼年抱给张畲朱家做童家媳。14岁跟丈夫朱发古(宗炎)到中山乡上峰村纸寮打工。
1928年,上峰村来了党人练宝桢、蓝维龙,他们经常到纸寮住宿,向营妹宣传道理。1929年春,营妹回到张畲租种的公尝田被豪绅夺走了,夫妻非常气愤。正在这时,练宝桢、蓝维龙、蓝大祥等人又来到张畲开展活动。不久,朱发古、林营妹和几十个穷人在伯公坑组织赤卫队,朱发古被选为队长,在张畲竖起第一面红旗。
營妹工作积极,宣傳、筹款、聯絡、後勤,都樣樣都做。在紅軍的幫助下,她們成立六甲區委員會和區赤衛隊,而她的丈夫則任區赤衛隊長。在區革委會領導下,她同其丈夫一起參加打土豪鬥爭。
1930年3月,她與她的丈夫一起被編入武南游擊隊。她在戰爭實踐中練得一手好槍法,在作戰時勇敢堅定,不怕困難。她組織婦女支援戰爭,並多次隨游擊隊攻打民團。
1932年2月,她同上峰隊一起隨紅軍參加對抗民團的戰鬥。在這場戰鬥中她展現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不僅不怕死,而且還能用槍械自衛並且有效地組織突圍行動。
1933年的冬天,她所屬的游擊隊在美西角遭到了敵人的包圍,但她毫無恐懼,用槍械一個個擊毙好幾名敵人最後才落入敵手。她雖然受到了酷刑,但始終堅持不透露任何情報直至死亡前夕仍高呼“黨萬歲”並唱歌曲,這種精神讓她成為了一代人的楷模。
最終,由於受到極度酷刑而身亡,只有23歲。但是她的精神和牺牲給了後世深刻的啟示,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