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营妹,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武东乡袁畲村。幼年抱给张畲朱家做童家媳。14岁跟丈夫朱发古(宗炎)到中山乡上峰村纸寮打工。
1928年,上峰村来了党人练宝桢、蓝维龙,他们经常到纸寮住宿,向营妹宣传道理。1929年春,营妹回到张畲租种的公尝田被豪绅夺走了,夫妻非常气愤。正在这时,练宝桢、蓝维龙、蓝大祥等人又来到张畲开展活动。不久,朱发古、林营妹和几十个穷人在伯公坑组织赤卫队,朱发古被选为队长,在张畲竖起第一面红旗。
营妹工作积极,宣传、筹款、联络、后勤,都样样都做。她自编自唱民歌,每到一处都找妇女姐妹谈心,宣传道理。这段时间,她与丈夫一起参加打土豪斗争,不仅展现了她的勇敢,更是激励了一大批贫苦群众加入革命队伍。
1930年3月,她和丈夫一起被编入武南游击队。在东留打了胜仗之后,她的名声更加响亮。在6月的时候,与红四军一同进入武平城,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标志着她的事迹开始深入人们记忆中。
7月份,当她的丈夫在战场上壮烈牺牲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悲痛,但并没有因此放弃战斗。她继续参与当地的斗争,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多次与敌对力量作战,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无比的爱国情怀。
1932年的冬天,她所在的游击队遭到了敌人的包围,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恐惧或退缩,只是坚定地组织突围,一枪一个击毙好几个敌人,最终成功逃脱。但很快就再次被捕,并受到极其残忍的酷刑,最终因坚守信念而英勇牺牲。
林营妹以她的英雄事迹,为中国历史上的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一面光荣的大旗,同时也是一个强有力的象征——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尊严和勇气,而不是屈服于压力或暴力。此外,还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女性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从而影响着广大的女性群体,让她们看到自己也能像林营妹一样去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