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生于1875年3月19日,卒于1928年6月4日。

早年经历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投身绿林,并逐渐势力壮大,被清政府招安。在清廷的支持下,他协助剿灭多次土匪和蒙古部队,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

宦海生涯

1901年春节前夕,他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被迫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他在途中与赵氏生的儿子,即未来知名将领张学良。在新民受抚后,他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

东三省独立时期

1912年,因党人的请求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在段祺瑞倒台之后,他成为东三省的实际统治者,并在1918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利用日本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

五四运动爆发期间,他力主反对外侨的行为,并在直皖战争中助直反皖。在1921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他宣布东三省独立并自任保安总司令,成立陆军整理处。

政治生涯高潮

1924年的北京政变之后,在孙传芳倒戈后的混乱局面下,他以镇威军六个军进关,与直系再战,最终推动段祺瑞成为中华临时总执政。这标志着他政治生涯的一次高峰,但随即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如郭松龄倒戈和日本介入,使他的统治变得脆弱。

最终之死

1927年的六月十八日,在北京就任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不久即组成北洋政府末代内阁。这也是他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最后一次尝试。但就在此时,这位曾经风云人物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命运改变——皇姑屯事件。当他的专列经过皇姑屯附近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弹炸毁,这场悲剧结束了他的生命,也结束了一个时代。

社会评价

正面评价认为他是一位有才能的统治者,有的人甚至称赞他是“乱世枭雄”。但也有人批评他的穷兵黩武以及对日本的依赖。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他思想守旧,对待民主革命持敌视态度,将许多革命分子杀害或逮捕。而关于其关系方面,有人指责他亲近日本,而另一些则认为这只是为了抵御更大的压力。一时间,“老疙瘩”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