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简介:中国无产阶级家

恽代英,历史上评为中国无产阶级家,曾是党早期青年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的生平经历和思想贡献,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后来的国共合作具有重要影响。

出生于1895年的湖北武昌一个官僚家庭,他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在中华大学期间,他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吸引,并与梁绍文、洗震、黄负生等人共同创办了互助社,这是武汉地区最早的进步团体之一。

1920年2月1日,恽代英与林育南等人创办了“利群书社”,这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思想的重要阵地。在1919年10月加入少年学会后,他负责编辑《少年学会丛书》,并在同年秋到安徽宣城任省立第四师范教务主任。

1921年5月,恽代英离开了宣城,只身经芜湖、安庆来到南京。同年7月1日至4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梅庵举行的少年学会年会上,他发言支持邓中夏坚决主张学会应确定方向,从而加速了他向马克思主义转化的步伐。会后,他返回武昌,并在7月中旬,与林育南、李求实等成立了“共存社”。

1923年1月,因遭受军阀张英迫害,恽代英愤然离开泸州前往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执教。不久,他应上海大学校务长邓中夏聘请到上海大学任教,与邓中夏、肖楚女等人一起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干部。

8月,被选为青年团中央委员兼宣传部部长,为《青年》杂志撰稿,该杂志对一代青年的教育和影响力巨大。1930年代初期,在国民政府当局逮捕和杀害他之前,恽代英一直活跃于党内外工作。他被认为是一位忠诚且勇敢的人物,对反抗封建势力的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最终因背叛者的指认而被杀害,但他的精神遗留给后世继续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