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寀,自宋入朝仍任翰林待诏,深得太宗赏识,被授予光禄丞之职,并负责搜访名画、鉴定品目。他的作品与父子相仿,以富丽浓艳著称,适合宫廷需求,因此在画院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作品成为其他画家的学习和参考标准。
淳化四年(993年),黄居寀出使成都府时,已是六十一岁,他在圣兴寺创作了一系列壁画,如《龙水》、《天台山》、《水石》等。此外,《宣和画谱》记载了他共有332件作品,其中包括《春山图》、《春岸飞花图》、《桃花山鹧图》等。
其传世作品之一为《竹石锦鸠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卷轴绢本设色绘制,上方有宋赵佶题字“黄居寀山鹧棘雀图”。此外,还有一幅代表作《山鹧棘雀图》,同样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绢本立轴设色描绘栎树凋零、几只鸠鸟觅食啄饮的场景。黄居寀以勾填法勾勒树木和叶片,再用皴笔擦出细腻的质感,使得整体效果既淡雅又生动。
另一幅名作《山鹧棘雀图》,尺寸为97 x 53.6 cm,也藏于故宫博物院。在这幅画中,黄居寀精妙地表现了观察与描写的细致,以及对自然生态研究的深入。他选择的是不常见的麻雀,即面无黑斑点,不喜栖息人类或开发区周边,这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细节掌握程度高。同时,这也蕴含着远离尘嚣生活的哲思。
这些技法如近似顾恺之衣纹阴阳法,又带有一种朴拙古意。而在写生方面,则流露出详实生动的情态,让人感受到新意充沛。在收藏史上,它曾经是宋徽宗珍藏的一件宝物,在宣和装裱中,有双螭、宣和政和睿思东阁等徽宗印玺加盖,而后又有明清时代的印玺增添其历史价值,使其流传至今,更显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