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令自幼聆听佛法,心怀慈悲,决意出家。年仅二十岁,他以“贵佛”之名在觉山寺投身修行。然而,当地县长穆长春对善良持怀疑态度,不信任王九令的志向。他派人干扰寺庙工作,并将王九令逮捕入狱,用刑严厉至极,以致险些丧命,同时也导致了他父亲的不幸去世。

出狱后的王九令并未放弃他的使命,他坚定地继续修复和扩建觉山寺。面对贫瘠的财政状况,他意识到重建大雄宝殿等建筑需要更多资源,因此踏上了漫长的募款之旅。在北平、归绥、河北、河南、江苏及四川等地,他与师弟龙聚以及徒弟翔钰一同旅行,赤脚摇铃,恳请施主支持。这场苦难历练持续了二十多年,最终收集到了数以万计的金钱。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和奋斗,觉山寺焕然一新,有着宏伟的大雄宝殿、弥勒殿和贵佛殿,以及众多僚舍和楼阁洞府共计十余处院落、一百余间房屋。光绪年间,这座寺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地方文化中心,每天都有无数香客前来朝拜,并留下了一批文人墨客们的心得体会。

除了修身养性与讲经说法外,龙诚还深刻理解了书法艺术。他虽然没有受过正规学堂教育,却能读诗写文,如在寺门上所书“大地山潭道觉寒,良民受惊几时安”,展现出了他对社会现实问题深切关注与忧虑。而他的书法风格苍劲有力,如同飞舞中的龙凤,无论是乱体还是传统体,都独树一帜,让人们赞叹不已,将其称为“佛体”。

此外,由于精通医术,对于当时许多疾病都能给予正确治疗,为民解除了许多痛苦。一位太原独立九师师长妻子的病情,就是由他的智慧所救。当所有医生无法治愈她的病后,她求助于“贵佛”,龙诚开方药物,说:“快吃药,你就能康复。”结果第二天她情况明显改善,一天之后完全痊愈。此事被师长带回太原,与家眷一起前往感谢并降香祈福。

总结来说,尽管遭遇挫折,但王九令(即龙诚)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最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坚定的信念和高超的人才,使得觉山寺成为一个繁华的地方圣境,而自己则成为一个具有卓越才能、高尚品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