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广袤的田野、湖海、山川间,柴立元院士带领团队,用科学与技术为中国科技创新添砖加瓦。今天,我们来听他讲述如何将重金属污染治愈,让湘江重现绿水青山。

在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特别策划十集系列特别节目中,《科技湘军勇登攀》通过十位湖湘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以身许国、勇攀高峰的奋斗历程。这一系列节目不仅深刻诠释科学家精神,更点燃三湘大地的创新热情。

第五集《大地》,我们将见证柴立元院士团队与重金属污染较劲,他们用无畏的探索和坚定的决心,把治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让生态环境焕发新的活力。这样的美丽生态画卷,是由何等艰辛劳动成就——从橘子洲头望去,鱼翔浅底,这样的景致难道不是每一个追求纯净之美的人的心愿?

2006年,当株冶集团面临严峻挑战时,柴立元院士及团队挺身而出。他说:“这桶废水处理了,株冶集团就有救了。”于是,他们开始冒险,在车间搭建实验室,在生产厂房长期驻扎,他们终于攻克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技术”。

这个成功应用于株冶集团后,使企业废水回用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同时降低成本15%。如今,这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200余家涉重金属企业,不仅解决了有色冶炼清洁生产过程终端污染治理环节的问题,还实现年处理重金属废水超过2亿立方米,为国家减少了一份巨大的压力。

柴立元院士不仅要解决环境问题,还要变废为宝。他认为,“废物就是资源”,并且提出开发一种新技术,将废酸中的有害元素铲除,并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这种目标,是他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幅中国的地图,每实施一项工程,就在地图上插一面红旗,如今,那张地图上的红旗已经多达300多面。这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一种纪念,也是对未来挑战的一种承诺。而对于那些沿着“一带一路”走过的地方,他送上了治污“中国方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柴立元教授所展开的大型研究项目,它既是一场关于人类智慧和创新的盛宴,也是一段关于如何让地球更加清洁美好的历史篇章。他的工作不仅改变了一片土地,更激励着更多人投入到这场为了明天世界而战斗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