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浙江永嘉人,1902年1月27日出生。自幼聪明好学,1910年入县城高等小学就读,以第一名毕业。1912年,他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并在永嘉膺符区青年联合救国会发起并参加活动。

1921年,邱清泉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并于1923年生子国贤。次年,他决定投身军事,以第二名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后,被录取至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在校期间,他表现突出,并参加了广州商团叛乱和第一次东征。

1925年的淡水之役、棉湖之役,以及同年的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策成立党军,都见证了邱清泉的勇气与才华。在党军成立后的6月13日,邱清泉担任第一纵队第一师工兵队少尉排长兼连党代表,与张发奎部作战。

1927年的宁汉战争中,由于被关押在武汉当局手中,邱清泉曾多次遭遇困境,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逃往南京,不断地通过书信向总司令汇报情况,最终获得释放。

随后,邱清泉历任第九军第三师补充团第三营少校营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学生队中校队长等职位。在1930年代的抗日战争中,他先后担任第十师第五十九团上校团长、整编第五师师长、整编第五军军长等职务,在昆仑关之役和滇西战役中取得重要胜利,为保卫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7年9月22日晋升为陆軍中將,其後又因淮海戰役中的英勇表現於1949年1月10日被击毙。但他的精神和遗产依然激励着后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股正能量,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