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法家重要代表,推动“术”治思想的实践者
申不害,又称申子,是战国时期郑韩时期人物,出生于今河南新郑。作为法家重要代表和思想家的他,以其卓越的“术”著称,其作品《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精华之作。在韩昭侯灭掉郑国后,重用他为丞相,他在韩国主持了长达19年的改革,这段时间里,“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了以“法”治、“术”治为核心的制度,使得韩国君主权力得到加强,国内政治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逐渐富裕。
史书记载,当时情况如同“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经过15年的努力,加上申不害与韓昭侯完美配合,用心运筹帷幄,使得韓國迅速崛起。但这种以“术”为基础的政策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国家命运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是否有能力,如果君主正确则国家兴旺,如果错误则陷入混乱。由于申不害在法律制定方面存在不足,不擅长统一宪令,因此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问题。一旦韓昭侯去世, 韓國很快又走向衰败。
尽管如此,由於申不害倡导重视个人的策略技巧(即所谓的"术"),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封建帝王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启发了一些人进行阴谋活动,为历史上的许多朝代留下了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