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唐代诗人,以字长吉闻名。出生于河南洛阳宜阳县,自称陇西长吉。家境贫寒,但早年即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在15岁时,他就以工于乐府诗而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年至四年间,他结识了韩愈,并在这段时间里写下了著名的《高轩过》。
尽管李贺家庭背景并不富裕,但他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喜欢与朋友一起游历,一小奴随行背负破锦囊,这种生活方式反映出了他的自由和不羁之态。他的诗作多表现出丰富想象力、奇特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然而,李贺仕途坎坷,未能如愿以偿地成为进士。他曾任奉礼郎,但因仕途失意而辞官回乡。在晚年,他专注于写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他的一生充满了病痛,最终在27岁逝世前将其作品分为四编赠给友人沈子明。
虽然李贺的个人经历不算顺利,但他的诗歌成就却影响深远,被后世誉为“中唐浪漫主义”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常常具有独特风格,有些甚至被认为是“牛鬼蛇神太甚”,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天才作者,其用词奇异、情感真挚。这位古代诗人的故事,不仅让我们对唐代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激发了后人对于艺术追求无限可能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