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薪水和退休津贴名义,巧妙地将海关价值高达40万英镑的银子汇回英国。他的亲属则进一步抽取了约10万英镑。此外,一些估计表明,赫德及其家人从中国海关中共提取了75万英镑左右,这相当于500万两白银。在某些人看来,他为清政府征收的税款贡献巨大,这一点也值得一提。然而,关于晚清海关清廉神话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罗伯特·赫德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任内近50年。他曾公开承认,晚清的中国海关是一种“非正常”的机构,是由中国政府控制但由外国人管理。这是因为当时英国货物对华倾销最多,因此在西方列强控制下的107年里,有100年是英国人担任总税务司。赫德是第二任,从1861年到1908年,他实际掌控着半个世纪的中国海关管理权。在这段时间里,他推行了一系列西方先进管理制度,对我国新兴工业和科技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引入行政统一、打开国门、改革教育、建设港务以及兴办邮政等举措。这一切体现出他的现代化理念,如行政效率提升、人才培养等。他还实施了一套规范操作规程,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密报考核”制度,每年的年度评估决定个人升迁或调动。
尽管如此,那个被视为无与伦比之处的独立王国——晚清海关,最终走向衰败。原因之一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特殊机构,它并未真正融入国家体系,而是在割据状态下各自为政。不仅如此,由于无法有效筹集足够资金支付赔款,这导致了违约问题。而为了维护自身信用,不愿意让自己的信用受损,清廷选择引进外国人才来处理这些问题。
这种思想指导下剥夺监督权的大臣登台亮相,其中首位总税务司李泰国正是来自拿赔款国家,而后来的赫德也是如此。在这个独立王国中,只有中央与总理衙门(相当于外交部)之间有联系,没有任何地方部门能过问其事。因此,在历史上,“揭穿晚清海关真相:赫德与家人的500万两白银大捞”成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谜团,其背后的至今仍无法解释100事件,为我们提供了深刻反思的地方治理和国际关系的问题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