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振君,1928年12月27日出生,是一位卓越的豫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一,并在“三鼎甲”中占有一席之地。她的杰作包括了《对绣鞋》、《打金枝》、《白莲花》等经典作品。在艺术成就方面,她的唱腔风格深受其他艺术家的青睐,如申凤梅的越调唱腔设计便有不少借鉴 hersinging style. 2000年,为了纪念她从艺66周年以及推广“桑派”艺术,她在郑州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研讨会。这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大师,不仅是陈素真和常香玉并列的豫剧巨匠,更是与这些同行建立起深厚友谊的人物。她曾多次前往周口看望好友申凤梅,也与陈素真之间存在如兄弟姐妹般亲密的情谊。
尽管已75岁高龄,但桑振君依旧积极参与到戏曲事业中去。她指导许昌市豫剧团的一些青年演员排练了两部经典剧目——《桃花庵》和《秦雪梅观文》,展现了她对传承文化遗产的坚持不懈。随着年龄增长,桑振君继续保持其作为评委的地位,在2004年的春节期间,她76岁高龄时仍被邀请担任梨园春擂主大奖赛总决赛首席专家评委。
尽管离开西华已经五十余载,可至今当地老人们仍然以能够观看到更多桑振君表演而自豪。她的碟片在西华销售迅速,以至于供不应求,这反映出了她在当地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们对“桑派”艺术热爱之深。
个人代表作品包括《对绣鞋》、《桃花庵》、《秦雪梅观文》、《打金枝》、《下陈州》、《八件衣》、《白莲花》(其中扮演白莲仙子获得一等奖)、黛玉葬花、英雄山等。在离开人世之前,桑振君一直致力于创新和发展,以独特的声音为后人留下宝贵遗产。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从未满足于平庸,而是不断追求更好的表现方式,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教导新一代。
经过多年的努力,桑振君创造了一套独特的唱法,即偷、闪、滑、抢技巧,这种技巧被认为是豫剧唱腔中的绝响。她的声音既细腻又生动,让听者仿佛置身其中;跌宕错落,又带有自然之美;情感流露,与声线交织,让人沉醉;清脆分明,如珠玉一般;摇曳多姿,如春风拂过朵朵花瓣,从而形成了一种俏丽精巧、高雅优美的“桑派”艺术。
几十年来,由于其卓越贡献,各种称号纷纷追随:民间甚至给予她一个叫做“12万”的昵称,因为观众认为她一次表演能值得12万。此外,当年她走进豫东,每个地方都迎接她的热烈欢迎,可以形容得十分壮观。而最终,在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上,她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最佳女角奖,同时也因改编二等奖增添光彩。此外,还有1958和1959两次为主席特别公布表演,都以《打金枝》的形式展现自己的才华。
1964年之后,桑振君迁往河北邯郸东风 豫剧团担任教师兼唱腔设计师。一方面持续践行自己的舞台实践,一方面投入大量心血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使得“萨姆派”精神得到传承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