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1127年—1162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巩固了江南的统治基础。高宗采取“内强外柔”的政策,励精图谋,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对外则采取和亲策略,与金朝保持关系,以维持边境的稳定。他的这一做法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与金的紧张关系,但长远来看却削弱了国家实力。

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赵昚继承了其父高宗留下的基业,在位期间(1163年—1189年),继续实施“内政繁富、外交和亲”政策。他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并对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减免赋税、兴办水利等,以增进民心。但他在处理民族问题上不够周到,对蒙古入侵缺乏有效应对措施,这为后来的民族危机埋下了伏笔。

宋光宗赵惇

宋光宗赵惇登基初期(1189年—1194年)表现出较好的政治抱负,他提倡节俭思想,限制豪族势力的扩张,并且加大对边疆地区的防御力量。然而,由于健康原因,其统治时间并不长,而且没有能够根本改变国家的大局,最终病逝于位。

宋宁祖赵檳

宋宁祖即位时已经是一位老迈之人,因此他的统治时间很短暂,只有四年的时间,即从1194年至1198年的六月。在他的领导下,北方形势更加严峻,而内部也存在着政治斗争,使得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南宋末主:完颜璟、李纲等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偶然因素,如天灾人祸、内部矛盾以及外部压力,大量南宋君主相继更替,最终导致了元朝攻破襄阳城,从而标志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阶段。这段时期见证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包括完颜璟被立为傀儡皇帝,以及李纲以其卓越才能闻名于世,但最终因为无法挽救亡国之命运而备受遗憾。